新闻中心

中国电竞上半年收入达759.93亿,东南亚赛事出海效应明显



中国电竞产业上半年营收突破七百五十九亿元,东南亚市场拓展成效显著

报告显示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蔡姝越 上海报道

近年来,我国电竞产业在市场规模、产业链完善及政策扶持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已成为全球电竞版图中的重要一环。从游戏开发、赛事组织到直播平台、战队管理、广告营销、版权销售等环节,中国电竞产业链已形成庞大生态系统。

7月28日,2025全球电竞大会在上海静安区隆重开幕。本次大会以“连接世界,竞创非凡”为主题,深入探讨中国电竞出海话题,并以国际视角分析全球电竞产业的现状与未来。

大会期间,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张毅君发布了《2025年1-6月电子竞技产业报告》。报告详细阐述了我国电竞产业的收入、用户规模、电竞产品、电竞赛事、电竞企业及电竞出海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数据显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上半年营收达759.93亿元,同比下降0.66%,环比增长11.74%,回暖迹象明显。上半年我国电竞用户规模保持平稳波动,报告显示,中国电竞用户规模为4.87亿人,同比微降0.02%。

PUBG

在具体收入构成方面,电竞产品占比约84.84%,内容直都收入占比约12.03%,赛事、俱乐部以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1.35%、1.09%和0.68%。

(上半年电竞产业收入及构成。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摄)

1-6月,电竞产品收入为644.76亿元,同比增长1.20%。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头部电竞游戏收入的稳定上升和新兴电竞游戏的收入增长趋势。然而,上半年除游戏收入外的直播、赛事、俱乐部及其他收入出现下滑,共计115.17亿元,同比下降9.92%。

《报告》显示,射击类游戏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电竞品类,占比26.8%,其次为多人在线战术竞技类(MOBA)游戏,占比14.6%,体育竞技类排名第三,占比9.8%。

展的关键环

(上半年电竞游戏产品状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摄)

带来的新机

俱乐部运营和线下赛事举办是我国电竞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报告》指出,截至2025年6月,中国可查询的电子竞技俱乐部共有191家,上海、北京、广州等城市拥有超过十家电子竞技俱乐部。其中,上海俱乐部数量最多,达52家,占比27.2%,且上海也是举办线下赛事最多的城市,上半年赛事数量占全国总量的32.3%。

近年来,我国电竞赛事出海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游戏企业将旗下电竞产品及配套赛事体系推向海外。网易《荒野行动》、沐瞳《无尽对决》、腾讯《PUBG MOBILE》等赛事均在上半年在海外举办。《报告》指出,中国电子竞技产业持续拓展海外市场,在东南亚等地区举办的电子竞技赛事影响力逐步扩大。

对于2025年下半年的电竞产业发展方向,张毅君在发言中强调,电竞行业应抓住“电竞入亚”带来的新机遇,补齐自身短板,进一步规范标准建设、提升社会关注、释放发展潜力,推动中国电子竞技产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